《花·流年》
  • 张弘扬

       我喜爱雾清雨濛的三月杭城,每每遇此时节,便欣然往之。探桃之盛,柳之绿。有如此美景岂能无一、二好友共赏?西湖之南处,便是珍友溪溪之寓所。我总爱去她那小住几日,陪伴她绘画之余便撑着纸伞散步在池塘边,听微风细雨,感枝叶婆娑。我和溪溪话虽不多,但对美好事物都有相同的感触,这便是最好的交流。

        一日,溪溪整理她的绘画作品,展开其中一张。画中有半树桃花和几把油纸伞散置在桃树下。初见此画一种温馨丽雅的气息让我驻目良久。图中桃花疏密穿插恰到好处,更有一枝桃花,取舒展姿态穿过密而不乱的花繁叶茂处绽放。桃花设色红而不俗,枝叶緑而不艳,十分清丽。细看油纸伞的花纹,如此复杂精密,画的一丝不苟。溪溪对待每一张画都是很仔细的,包括绘画时用的底稿,虽用铅笔勾勒,但她以白描用笔,起笔收笔,抑扬顿挫,无一笔懈怠。若形容溪溪的线条如“春蚕吐丝”的话,我想还得加一句韧中带着一股劲儿。正是画如其人,人如其画,溪溪对待学习刻苦认真,待朋友更是真诚大度,有如江南女子细腻,有如北方女子豪迈。

        曾问溪溪此画名,道“《默看细雨湿桃花》”。此画正应了潘天寿先生的诗“嫩寒枕褥腻春华,安息香凝烟篆斜,睡起凭栏无意绪,默看细雨湿桃花。”是啊,在山色如蛾,桃花如颊,温风如酒的春日里,少女们弄妆画眉,梳洗罢,漫步在桃林里,三三两两席地而坐,互诉心事。纤纤玉手拾起飘落在裙上的花瓣,似乎有了些惆怅。耐住霜寒相侵,却在三月众花中匆匆

        开落,有谁怜惜。景虽美,花虽娇,终抵不过时间的摧残。但在溪溪的画中,便能把美在这一刻定格,把少女们的情怀隐在油伞之间⋯

上一篇:《唱·时光》
下一篇:《漫·芬芳》
分享到我的

|